在“限制”中突破——以《悠悠老街》一课为例谈儿童水墨“表现性”写生教学  

To make creations within the"fences":about a children's ink painting lesson The Old Street through Time which is focused on the"expressive"sketch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剑平 

机构地区:[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315000

出  处:《中国美术教育》2021年第4期35-38,共4页China Art Education

摘  要:小学的水墨写生教学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追求一定要画得非常像原物原景,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后画成的画都是素描式或记号笔线描式的,完全没有水墨的形式意味,更不用说个性和自我表达,即使功夫很深、造型很准也不过是千篇一律,只能算是平庸的描绘客观物象的写生作业;另一种是过度的“自由”和“开放”,美其名曰“原生态”表达,其实没有具体的指向,学生在课堂上为所欲为,胡乱涂鸦,热闹过后学习的意义便不复存在,也无法真正提升审美能力。

关 键 词:自我表达 原生态 记号笔 客观物象 写生 形式意味 素描 反复训练 

分 类 号:J21[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