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校园心理》2021年第5期434-436,共3页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基 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6D62)。
摘 要:安全感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和生理健康相对,心理健康是反映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的定义不同、评价标准也不统一。蔡焯基等[1]吸收归纳并制定了5条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从个人和社会2个层面出发,分别衡量个体自我意识、基本能力、情绪、人际关系以及环境适应。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廖传景等[2]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马斯洛认为安全感会影响个体下一人生阶段的需求和成长。对儿童来说,在生命初期体验到安全感,才能信任这个世界,从而发展出自尊、自信、创造力等一系列品质[3]。本研究从安全感与心理健康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着手,讨论安全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