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楚蒙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 处:《舞蹈》2021年第5期58-66,共9页Dance
摘 要:中国唐代乐舞的繁荣发展,宫廷与民间的歌舞升平,背后因素众多,唐代乐舞机构可以算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唐代乐舞机构这一视角切入,对唐代乐舞机构的历史源流、生态位置、职能分布、管理制度等进行深入分析,也是从"他者"视角考察唐代乐舞背后的运作机制,从而全面考证唐代乐舞机构与唐代乐舞发展的一致性。唐代乐舞机构在继承前代(隋)太常寺的基础上,还增设了由宫廷或皇帝掌管的教坊和梨园,此二者可谓盛唐时期乐舞机构的精华,与太常寺一起构成唐代三大主要乐舞机构。唐中末叶,皇室衰落,教坊、梨园等宫廷乐舞机构几乎无法维持,各种宫廷乐舞,已大众化并为一般市民所共享。辉煌华丽的唐代乐舞也随之发生变化,宫廷宴享所用的十部伎等大型乐舞,规模变小,在酒楼、妓馆供普通贵族欣赏娱乐。从而体现出唐代乐舞机构与唐代乐舞发展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