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家康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文史精华》2021年第9期66-70,共5页
摘 要:新文化运动中的战友鲁迅长胡适10岁,成名较之胡适稍迟。1917年1月,陈独秀到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系主任),《新青年》随之迁来北大。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发表,新文学运动由此而起。此时,鲁迅正在教育部供职,做的是佥事的闲职,他当时的精神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