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道嗜银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成坚[1] 黄勇[2] 刘武 徐永莉[1] 姜建萍 霍娟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南宁530023 [2]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200

出  处:《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10期13-16,共4页Animals Breeding and Feed

基  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294002、2020GXNSFAA238017);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广西中药材高质量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建设”(2020ZYZX2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724);广西中医药大学引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8BS020);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创新团队项目(桂药创2019009)。

摘  要:应用Grimelius银染法,研究在冬眠期与非冬眠期蛤蚧消化系统(食道、胃体、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嗜银细胞的密度、形态及分布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广泛存在于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之间,上皮细胞基部及腺部上皮细胞之间;冬眠期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以不规则形、椎体形为主,非冬眠期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同一部位嗜银细胞在冬眠期的分布密度高于非冬眠期分布的密度,二者差异极显著。

关 键 词:蛤蚧 冬眠期 消化道 嗜银细胞 

分 类 号:S865.4[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