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言明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17期5-6,共2页
摘 要:陆机的《文赋》是文学批评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献,它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创作问题,对后世的文学批评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对"言意之辩"的讨论和"诗缘情而绮靡"的提出都代表着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学批评和文学写作终于部分脱离了政治教化的从属地位,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即鲁迅所谓的"文学自觉的时代"。但文学史家的论述显示出一个理论错位的问题,当我们谈论"文学自觉"的时候,我们所用的究竟是哪一套话语体系?而《文赋》在明代受到了尖锐的抨击,这又如何影响了当代的学者对《文赋》的评价以及背后隐藏的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总体评价?笔者将会在文章中表明这种评价在话语上的错位,以及这种错位隐含的古代文学批评的"失语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5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