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对象构造思想--以“先验演绎”为中心  

Kant’s Theory of Object Constitution:Concentrating on“Transcendental Dedu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喜 Luo Zi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1年第9期10-19,共10页FOREIGN PHILOSOPHY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项目“康德相容论及其现当代哲学意义研究”(编号2020M670371);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编号201966053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致力于在“先验演绎”的框架内探讨康德关于经验对象构造的思想。在康德看来,经验对象既不是物自身,也不是单纯的心灵状态,而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表象出来的对象。经验对象的构造过程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知性凭借范畴构造出作为形式结构的先验对象,这是任何对象得以可能的逻辑前提;其次,想象力发挥着沟通感性与知性的中介作用,它能在杂多材料的综合中执行知性的规范性要求,从而将经验性直观归摄到客体概念之下;再次,感性提供现象,知性提供先验对象,想象力结合二者,经验对象的构造呈现出三重主体依赖性。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同时也是经验对象得以可能的条件。

关 键 词:先验演绎 知性 范畴 先验对象 经验对象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