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少婷 Cai Shaoting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300071
出 处:《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84-90,共7页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摘 要:我国关于债务加入的首次规定出现在《〈民法典〉草案(一审稿)》中,后经过两次修改变得更加完善。债务加入的规范意旨是提高债权实现的可能性,设立依据是合同变更自由原则。依照《民法典》第552条的表述,债务加入的成立存在两种情形:一为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且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二为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关于债务加入的法律性质的争议主要体现在第二种情形中,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表示拒绝则推定为“同意”是否合理也有待考究。债务加入的适用范围广泛,只需债务不因此失去同一性即可。债务加入即为并存的债务承担,其内涵与免责的债务承担、第三人保证、履行承担、第三人单方允诺存在一定的差异。债务加入的法律效果为在原债务人不脱离债务关系的情况下,第三人加入到债务中成为另一债务人,债务人与第三人共同对债权人负连带责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