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颜河 He Yan(Department of Chemistry,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lear Water Bay,Kowloon,Hong Kong,China)
出 处:《物理化学学报》2021年第10期6-7,共2页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摘 要: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半透明、可印刷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光伏技术^(1)。2015年,占肖卫课题组创建了以明星分子3,9-bis(2-methylene-(3-(1,1-dicyanomethylene)-indanone))-5,5,11,11-tetrakis(4-hexylphenyl)-dithieno[2,3-d:2',3'-d']-s-indaceno[1,2-b:5,6-b']dithiophene(ITIC)^(2)为代表的稠环电子受体这一新颖受体体系,突破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受体材料上所受到的瓶颈制约,推动有机光伏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迅速提升至18%以上^(3–5),引领有机光伏领域迈向非富勒烯时代。
关 键 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能量转换效率 光伏技术 有机光伏 非富勒烯 蝴蝶效应 受体材料 柔性器件
分 类 号:TM914.4[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B34[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625.15[理学—有机化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