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金艳 权凯 王俊 王先宁 尹慧茹 李君 哈斯通拉嘎 王拥庆 韩浩园
机构地区:[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2]沈丘县农牧科技研发中心,河南周口466300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1年第10期106-11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202102110237);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博士启动基金(2019HNUAHEDF021)。
摘 要:为了解中国中部地区家养山羊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分化,以中部地区伏牛白山羊、槐山羊、济宁青山羊、太行黑山羊和尧山白山羊为研究对象,对线粒体D-loop区遗传多样性及山羊母系起源进行研究,结果共发现140个突变位点,共定义63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5个山羊品种总单倍型多样度(Hd=0.965±0.004)和核苷酸多样度(Pi=0.013 88±0.000 66)较高。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5个山羊品种母系起源为捻角野山羊,且大部分个体(89.65%)来源于支系A,少数个体(10.35%)来源于支系B。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13 6~0.018 8,未达到亚种间遗传距离。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16 6~0.169 3,伏牛白山羊与尧山白山羊和太行黑山羊间Fst达到明显分化程度,其他品种间均为中度分化或分化程度很弱,说明品种间存在基因交流,与基因流(Nm=3.92)和遗传距离结果一致。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伏牛白山羊、济宁青山羊和太行黑山羊近期经历过瓶颈效应,槐山羊和尧山白山羊符合动态平衡。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中部地区山羊起源分化以及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地方山羊品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19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