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2]成都医学院结构特异性小分子药物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出 处:《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21年第10期754-754,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454)。
摘 要:目的群体感应系统是一种细菌间通信交流机制,与细菌多种毒力因子的产生、生物被膜的形成、芽孢的形成等相关联,是一个感染防治的重要靶点,在细菌的感染致病机理调节中起着核心作用。中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毒性小,逐渐成为抗细菌感染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报道中药单体及衍生物可以影响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以及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比较研究40种中药单体及衍生物对群体感应系统的影响。方法以紫色杆菌CV026作为研究菌株,分别研究40种中药单体对群体感应系统的作用,筛选出具有抑制活性的中药单体,并探讨中药单体联合作用下对群体感应系统的协同抑制效应。①应用微量肉汤法测定40种中药单体对紫色杆菌CV026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②通过报告菌平板法和抑制紫色色素产生实验定性与定量检测亚抑菌浓度下中药单体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③建立中药单体联合用药的棋盘法,测定药物联合作用下对群体感应系统的协同抑制效应。结果①香豆素、根皮素和大麦芽碱等12种中药单体在亚MIC显著抑制紫色杆菌CV026紫色色素的产生,其中以香豆素和肉桂酸效果最佳,香豆素的MIC为512 mg·L^(-1),在1/2MIC以及1/4MIC浓度时对群体感应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4.93%和66.79%,肉桂酸的MIC为1024 mg·L^(-1),对群体感应活性抑制率在1/2MIC以及1/4MIC分别为78.78%和56.76%;②12种中药单体不同的联合用药方式产生诱导、无关和抑制群体感应活性,其中以肉桂酸+咖啡酸和肉桂酸+杨梅素的组合抑制效果最佳,肉桂酸和咖啡酸对群体感应活性抑制,在1/4+1/4MIC以及1/8+1/8MIC分别为抑制率75.03%和54.36%,甚至在浓度为1/16+1/16MIC时对群体感应系统活性的抑制率为35.69%,而肉桂酸和杨梅素在浓度为1/4+1/4MIC以及1/8+1/8MIC其抑制率时分别为74.72%和61.74%,在浓度为1/16+1/16MIC时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