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鞠晓生[1] 刘政灵 Ju Xiaosheng;Liu Zhengling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21年第10期58-68,共11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Z0BJY036)。
摘 要: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能否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政治经济学的热点议题。"列宁晚年之问"作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俄国化成果,阐明了生产关系调整的相对自主性,论述了政治力量的经济作用,为后发国家走向富强提供了超出主流经济学的政策空间。"列宁晚年之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的思想发端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内涵实质是提出了制度变迁的第二条道路。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提高研判实际情况和驾驭资本原则两大能力,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回答了"如何为生产关系调整确立相对固定的标准"和"如何在资本主义仍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两大问题,从而继承和超越了"第二条道路"。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一轮改革,"列宁晚年之问"的理论价值应当得到进一步重视。
关 键 词:历史唯物论 制度变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卡夫丁峡谷
分 类 号:F014.4[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