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契约和习惯:清至民国的典产处置机制  被引量:1

Law,contract and custom:the disposal mechanism of DianChan from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开键 XIE Kaijian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46

出  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221-231,共11页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水江文书视域下贵州苗、侗社会经济研究(1644-1949)”(20CZS076),项目负责人:谢开键。

摘  要:典是传统中国最广泛、最重要的土地交易方式之一。梳理清至民国的法律、契约和民间习惯调查报告可知,典交易的“原价回赎”规则并不严格。加典、转典和分期回赎等处置典产的方式表明,回赎价格低于或高于原价,承典人可向出典人索要其对典产进行投资或增值所投入的资金。传统中国无法进行大规模农业经营的原因同中国的地理环境、财产传递方式和人口增长密切相关。典交易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这些都表明所谓典的“弊端论”并不准确,其积极作用大于弊端。

关 键 词:清朝 民国 土地 法律 契约 习惯 典产处置机制 

分 类 号:K250[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