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育贵 王临艳[2] 李东辉 吴红伟 张淑娟 辛二旦 李越峰[1]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2]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临床检验中心,甘肃兰州730050
出 处:《中药材》2020年第10期2504-2509,共6页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19607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60611);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项目(18JR3RA197);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YZL18⁃008)。
摘 要:目的:优选甜荞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甜荞总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设计法优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药物浸膏与基质聚乙二醇(PEG)的配比、PEG 4000与PEG 6000的自身配比、滴速和滴距对黄酮滴丸品质的影响,以外观质量、丸重差异、溶散时限作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选甜荞总黄酮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正交试验确定的甜荞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5(g/mL),60%乙醇90℃热回流提取150 min;在滴丸机药液温度92℃,滴头温度96℃,冷凝温度10℃下,优选出的甜荞总黄酮滴丸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浸膏与PEG比1∶6、PEG4000∶PEG6000为3∶1、滴距30 cm、滴速60滴/min。结论:该实验优选的甜荞总黄酮提取工艺可靠,优化的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制滴丸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相关检测标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