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龙秀珍[1] 韦德卫[1] 高旭渊[1] 江小冬 于永浩[1] 曾宪儒[1] Long Xiuzhen;Wei Dewei;Gao Xuyuan
机构地区:[1]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南宁530007
出 处:《中国植保导刊》2021年第9期53-58,共6页China Plant Protection
基 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2018);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067);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系统课题(17-259-47-ST-4)。
摘 要:杧小果普瘿蚊是杧果新发重要害虫,为明确不同颜色色板及LED灯光波长对杧小果普瘿蚊成虫的诱集效果,研究了色板不同颜色、不同悬挂高度和方向对该虫的诱集效果,比较了LED灯不同波长及不同时段的诱虫量。结果表明,深黄色(C0 M25 Y100 K0)色板诱集到的杧小果普瘿蚊成虫数量最高、为6头/板·d,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颜色色板,东、南、西、北各方向及树冠中、下部杧小果普瘿蚊成虫的诱捕量无显著影响。LED灯450 nm波长光诱捕杧小果普瘿蚊成虫量最多、为422.67头/灯·晚,显著高于其他波长诱捕的虫量(p<0.05)。LED灯在21:00-24:00时段的诱虫量最多,其次为0:00-3:00和18:00-21:00,3:00-6:00时段的诱虫量最少。结果显示,黄板对杧小果普瘿蚊的防控效果低,但LED灯450 nm波长光对该虫的防控效果较佳。
分 类 号:S436.67[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1.191[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1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