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71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佳佳 王超[1] 齐文杰[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北京100000

出  处:《中国医刊》2021年第11期1246-124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基  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16-3-2023)。

摘  要:目的分析成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病程、治疗及转归。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71例成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根据发热时长将患者分为短程发热组(≤2周,24例)和长程发热组(>2周,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71例患者中,男29例,女42例,平均年龄(26.27±7.78)岁,均表现为稽留高热,平均体温为(39.38±0.63)℃,平均发热时间为(19.7±13.2)d,其他主要表现包括乏力29例(40.8%),头疼29例(40.8%),咽痛20例(28.2%)。受累及的淋巴结多数位于颈部[67例(94.4%)],以右侧颈部为著,27例(38.0%)合并全身淋巴结肿大,52例(73.2%)存在淋巴结压痛,淋巴结最大直径为(2.5±0.9)cm。42例(59.2%)白细胞计数降低,35例(49.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生化检查主要提示46例(64.8%)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37例(52.1%)伴乳酸脱氢酶升高,另有29例(40.8%)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长程发热组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的比例,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的比例以及合并自身免疫病、应用激素治疗的比例均高于短程发热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人坏死性淋巴结炎主要表现为稽留高热以及头疼、咽痛、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多累及右侧颈部淋巴结,伴压痛,部分合并全身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患者中青年女性比例较高。长程发热的患者易出现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且多数合并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建议应用激素治疗。

关 键 词: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 临床特征 治疗 转归 

分 类 号:R632.6[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