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控对预防PICC置管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薇[1] 扈园园 李炎[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出  处:《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年第21期3289-3292,共4页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摘  要:目的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管控干预对预防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医院纳入的172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失效模式的RPN值、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管内皮弹性和置管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失效模式的RPN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FMD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控干预后,可降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血管内皮弹性,对改善患者置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FMEA理论 风险管控 PICC置管 深静脉血栓 影响 

分 类 号:R47[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