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主观化倾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耀东[1] 赵佳瑞 

机构地区:[1]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山西晋中030619 [2]又石大学国际外餐经营学系,韩国全州565-701

出  处:《电影文学》2021年第20期110-112,共3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项目编号:J2020276)。

摘  要: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国宝级的导演,从《处女泉》到《秋日奏鸣曲》,伯格曼均以主观化、内倾性的视听语言处理这些不同的题材,呈现出了存在的真实形态,并以其深刻性与普世性建构着自身的力量。伯格曼作品之深奥在于它牵连着整个西方文化世界,电影中涉及大量关于上帝之死与宗教的当代意义、理性失格与存在的显现等话题,但又均以艺术化、伦理化的方式予以呈现,使电影在理性与艺术之间获得了平衡。

关 键 词:英格玛·伯格曼 视听 神命论 理性与身份 

分 类 号:J911[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