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海口570102 [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海口570102 [3]西安大兴医院介入血管科
出 处:《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年第5期508-50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
基 金: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20A200055)。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感染特征与下肢血管病变及免疫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10例DF并感染患者,对患者感染程度、下肢血管病变情况进行分级诊断,并根据感染特征将患者分为浅感染组与深感染组,采集患者血样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分级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分析DF合感染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等级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10例DF合感染患者中浅层感染62例(56.36%),设为浅感染组,48例深层感染患者设为深感染组。随着DF合感染患者感染程度的加深,下肢血管病变分级呈升高趋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32,P<0.05);深感染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高于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7、12.710、13.761,P<0.05);深感染组患者血清IgM、IgA、IgG水平低于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2、11.891、12.138,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下肢血管病变等级与IgM、IgA、IgG呈负相关(r=-0.733、-0.701、-0.609,P<0.05);与IL-6、CRP、TNF-α呈正相关(r=0.550、0.778、0.797,P<0.05)。结论感染范围的加深会加重DF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且感染特征与患者血清CRP等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间存在相关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