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成功率及手术后1年内通畅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谭嘉臻 薛志强[1] 曾石养 孔媛媛[1] 罗成建[1] 

机构地区:[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清远511518

出  处:《中国血液净化》2021年第10期690-69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Purification

摘  要: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由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以及反复穿刺操作、压迫等影响,AVF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狭窄,导致AVF功能丧失。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近年来被应用于临床治疗血管狭窄的一种新技术,逐渐成为AVF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分析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AVF狭窄的成功率及1年内通畅率的影响因素。

关 键 词:自体动静脉内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通畅率 血管通路 血管狭窄 血流动力学 

分 类 号:R318.16[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