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10期11-16,共6页Journalism Lover
摘 要:互联网自由在本质上是自由观和权利观的体现,是基于理性色彩所作出的不受外在约束的平等权的体现。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进一步将表达的关口开放,每个个体在虚拟世界中塑造新的形象并以此来实现自我,表达自由被赋予了合理化的想象。但互联网在弥合身份区别的同时也再次塑造了身份传播的区隔,从技术伦理中建构的平权身份掩盖话语权背后的影响力,在社会化过程中以社会身份的塑造规训公民的表达,而消费主义下大众传媒创建的符号再次规训意义的生成。在互联网自由的实际操作中,互联网的公民更加注重表达权的工具性使用而忽略其本质效用,并最终体现为身份传播定义下的无可为自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