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出 处:《理论导刊》2021年第11期47-53,共7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0VSZ027);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研究”(2020YBMK00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战略价值和路径创新研究”(19SKSZ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何谓、何以生成、何以实现,是对其深化研究须厘清的几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多元治理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和多样化治理手段,化解意识形态领域思想冲突和风险,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动态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的生成是基于我国对意识形态重要性和治理理论的科学把握,是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的现实回应以及党“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在领导层面,要以中国共产党自身之“治”推动意识形态之“治”;在制度层面,要以健全完善意识形态领域之“制”促进意识形态之“治”;在技术层面,要以科学技术、互联网之“智”助力意识形态之“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