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法在“十七年”时期剧种史研究中的运用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Operatic Genres and the Methodological Use of Oral History in the Years 1949-196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静枫 Huang Jingfeng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出  处:《艺术学研究》2021年第5期28-36,共9页Chinese Journal of Art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戏剧学学科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9JZD03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十七年"时期,在"戏改"政策的推动下,地方剧种史研究全面展开。地方戏曲文字文献极度匮乏,文物文献零散隐蔽,剧种历史更多借助老艺人的记忆延续,口述史法成为此期剧种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戏曲史学科在"十七年"时期深入建设的重要见证。研究者以"结构式访谈"方式走近亲历者和见证人,收集剧种史资料,并通过直接转述、初步逻辑加工和提取考证思路三种方式对口述内容进行处理,完成剧种简史的书写,为地方戏曲史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此种操作存在不规范之处:其一,调查研究者访谈的方式相对单一,普遍使用"结构式访谈",而"非结构式访谈""深度访谈""叙事访谈""事件访谈"等方式未被灵活运用,影响了历史还原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二,未使用录音或录影设备对口述内容进行记录并进行归档管理。其三,多数研究者运用口述史法时,针对口述资料的核实与辨伪环节缺失。

关 键 词:“十七年”时期 口述史法 剧种史 结构式访谈 操作反省 

分 类 号:J809.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