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超 皮璟璇 吴建 Ma Chao;Pi Jingxuan;Wu Jian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2]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 [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文化与传播》2021年第3期56-63,共8页Culture & Communication
基 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全面二孩’时代孕妇群体风险意识的形成机制及其健康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XJYB2117)。
摘 要:在重大传染病流行期间,如何动员广大民众主动采取预防保护措施成为疫情防控中的一个关键议题。文章以四川地区的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风险感知态度框架”这一理论工具,根据“风险感知”和“自我效能”两个维度将受访者分为“响应型”“主动型”“回避型”和“冷漠型”四类群体。分析发现,“响应型群体”主动实施预防保护行为的意愿最强烈,“冷漠型群体”则最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传播有关“风险特有危害”“严峻防控形势”“风险持续进程”“风险应对场景”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唤起公众的风险意识;而传播有关“风险易感人群”“防控形势向好”等类型的信息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而产生懈怠心理。同时研究还发现,“有效的健康宣教”“正面的舆论引导”“务实的社会治理”能够激发公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传播风险的复杂性、政府部门应对失当和决策失误等信息则会削弱民众的效能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