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司开玲 SI Kailing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2-18,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华北的秸秆禁烧与环境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7CSH017)。
摘 要:生态环境是一个与现代科学进程有着密切关联的概念,其内含的演化概念呈现了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思考历程。人类学对生态环境的研究,既采用跨学科视角,积极借用生态系统、能量等自然科学知识,又立足于田野工作和文化分析,为我们深入理解文化-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贡献。人类学的生态环境研究先后以描述特定族群-环境互动状况、探索文化进化规律和理解生态危机为主要目标,并逐渐将研究领域从少数族群的生态适应扩展到环境污染、气候变迁、病毒传播等议题。国内人类学界的生态环境研究既受西方学术语境影响,又是在回应中国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