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奇荒”的社会应对与传统救灾模式的近代化转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国棉[1] 

机构地区:[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32

出  处:《东岳论丛》2021年第10期69-76,共8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历史时期晋东南区域自然灾害与民生研究”(项目编号:13BZS071)的相关成果。

摘  要: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历时之长、受害范围之广、灾情之重为历史罕见,造成朝野震动并引发舆论的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在舆情的影响下,具有资本主义意识的新兴工商业者和外国传教士等新型的民间赈灾组织也积极呼应,采取多种形式展开赈济。绅商的慷慨义举成为中国慈善事业近代化的主要源泉和民间赈灾新生力量的表达,而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也在改变着中国传统的救灾"成式",使西方的赈灾慈善理念得到传播。救灾过程中,官民互动尤其是民间力量中近代绅商和西方传教士的参与,书写了中国救灾的多样形式、多元主体及趋向专业的新篇章。

关 键 词:丁戊奇荒 赈灾 转型 

分 类 号:K25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