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华福 PAN Hua-fu
机构地区:[1]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梧州543002
出 处:《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21年第5期605-607,共3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摘 要:冠状动脉穿孔(coronary artery perforation,CAP)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相对少见,但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近来,随着复杂PCI治疗患者增多,CAP在PCI治疗中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更大,复杂病变[弥漫性病变、钙化病变、偏心病变、慢性闭塞病变(CTO)、分叉病变和严重扭曲病变]增多,一些新的去除斑块技术(切割球囊、斑块旋切或旋磨等)的应用,支架植入后高压扩张,使用亲水涂层和更硬的导丝以及强有力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有关[1-4]。来自不同地区和中心的文献报道,PCI治疗中并发CAP的发生率为0.5%~0.8%[1-4]。对于此类高危患者,需要术者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进行紧急有效的处理。本文报告2例应用医用自粘性透明膜自制冠状动脉覆膜支架处理PCI治疗中并发严重CAP的经验,以供同道借鉴。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