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途径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苗贵东 

机构地区:[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

出  处:《文化产业》2021年第26期64-66,共3页Culture Industry

基  金: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昆明裂腹鱼雌雄差异转录组解析及性别控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黔科合LH字[2017]7021号);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贵州裂腹鱼亚科鱼类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6XYBS16);贵州省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生态学(项目编号:ZDXK[2016]32);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20年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20057)。

摘  要:民族文化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形态,黔西南州位于黔、桂、滇交界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沃土,也是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适时适度的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开发民族文化产业,则会使民族文化资源遭到破坏。近年来随着黔西南州民族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生态性、民族性渐失。文章在概述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规律和机理出发,探究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为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民族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资源 生态化发展 产业生态化 适时适度 黔西南州 民族旅游业 过度开发 

分 类 号:G1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