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诗学:作为一种话语范式  

The Poetics of Place:As a Discourse Paradig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宇静 景立鹏 Yang Yujing;Jing Lipeng

机构地区:[1]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207-216,共10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记忆领域下白洋淀诗群研究的叙事策略”(项目编号:SQ2021047);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现代性视域下的潘维诗歌研究”(项目编号:S2020B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地方诗学的凸显,既与现代性话语和全球化语境带来的社会文化转型有关,又是汉语新诗话语焦虑的美学体现。地方性包括以自然、人文景观为基础的物质地方性和在此基础上通过个人化想象力展开美学创造的个人地方性。物质性是地方性的基本特征,既包括地方物象的客观物质性,还包括其背后作为一种精神原则和美学气质的主观物质性。差异性不仅是地方性的特征,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美学认识论,具体包括地方性的空间差异性、时间差异性和主体差异性三个层面。地方诗学是一种特殊的话语范式,是汉语新诗面对当代语境和自身问题不断调整的结果。同时,它还重新启发了一种“物本主义”诗学的可能。

关 键 词:地方诗学 话语范式 “物本主义”诗学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