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2]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云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25-31,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涉藏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五个认同’研究”(项目号:16AZD039);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项目(项目号:2019GZJD0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专项重大课题“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21TZZ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在现实性上,与民族精神相系的时代精神、与“三个离不开”相连的时代指向、与“身份意识—凝聚意识—利益意识”相链接的时代要义,构成了铸牢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意蕴;“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语境、“政治—国家”认同的价值引领、“政党—道路”认同的价值归旨,以“对意义、团结和集体行动寻求”的群体表达,构成了铸牢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赋意;把握教育活动的传授之“道”、以文化认同为主线、坚持教育类型的协同发力、将“三个融入”贯通教育过程、注重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行动传播,构成了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举措。
关 键 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实践 “意蕴—赋意—举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