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特征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闫瑞振 张静会[1] 田瑞丽[1] 魏志斌[1] 毛索南措 岳福仁[1] 宗晓龙[3,4] 

机构地区:[1]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天津301800 [2]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天津300270 [3]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天津300201 [4]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天津300201

出  处:《临床检验杂志》2021年第10期783-78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基  金: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KJ20092);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2019ydey28)。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致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重症COVID-19患者多表现为高炎症、高凝状态,抗炎、抗凝治疗是临床集束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血小板兼具生理止血和免疫调节功能,在炎症-血栓正反馈调节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诸多临床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反应性、血小板微粒、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物等参数与COVID-19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关联。研究发现,血小板直接或间接参与COVID-19的病理进程,抗血小板治疗有望成为COVID-19的辅助治疗手段。该文对COVID-19患者血小板参数特征进行综述,并探讨其潜在的病理生理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炎症 血栓 血小板 巨核细胞 抗血小板治疗 

分 类 号:R446[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