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家劼 刘兰林[1] 郭锦晨 冯烨 程悦 陈曦秋雨 焦卓亚 Li Jiajie;Liu Lanlin;Guo Jinchen;Feng Ye;Cheng Yue;Chenxi Qiuyu;Jiao Zhuoya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12 [2]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安王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安徽合肥230012 [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出 处:《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313-318,共6页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26B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安王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228号];新安医家温病诊治特色及温病舌象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和应用(201505);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1910369022)。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新安王氏内科医家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类疾病的用药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王任之医案》中分别选取王仲奇与王任之治疗“时邪”类疾病的处方70首、55首,利用Office 2010录入符合标准的处方,进一步处理数据,通过数据挖掘软件SPSS 22.0和IBM SPSS Modeler 14.1对处方所用药物的频数、常用配伍、四气五味、归经、类别、关联规则及核心处方等进行分析。结果:王仲奇论治“时邪”类疾病共使用中药832频次,用药频次前3位为茯苓、苦杏仁、佩兰;王任之论治“时邪”类疾病共使用中药694频次,用药前3位为桔梗、土贝母、款冬花。王仲奇常用药对前2位为苦杏仁、茯苓,茯苓、佩兰;王任之常用药对前2位为桔梗、款冬花,紫菀、款冬花。两位医家处方用药的四气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寒温并用,药物主入肺、胃、肝经,清热药、化痰药、补虚药皆为两位医家用药药类前3位。王仲奇用药聚类分析聚为8类:天花粉、金银花、石斛,荷叶、陈皮,滑石、白豆蔻,黄芩、青蒿,前胡、牛蒡子、桑叶,藿香、通草,苦杏仁、茯苓,佩兰、枳壳、半夏;王任之8类药物为山豆根、板蓝根,玄参、马勃,黄芩、佩兰、半夏,瓜蒌皮、马兜铃、甘草,桂枝、荆芥穗,白芷、辛夷、薄荷,款冬花、紫菀、桔梗,苦杏仁、白前、白苏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王仲奇用药二项配伍前3位为茯苓、苦杏仁,茯苓、佩兰,苦杏仁、通草;王任之用药二项配伍前3位为款冬花、紫菀,紫菀、款冬花,桔梗、款冬花。核心处方图显示王仲奇所用核心药物为苦杏仁、茯苓、佩兰;而王任之使用的核心药物为款冬花、桔梗、紫菀。结论:两位医家主要以“宣”为大法治疗“时邪”类疾病,或轻清宣肺,或宣湿除陈,或宣豁痰结,或宣通蠲痹,或速以宣泄,一脉相传,处方用药却各有特色。王仲奇论治“时邪”�
关 键 词:时邪 王仲奇 王任之 数据挖掘 用药特色 新安王氏内科
分 类 号:R25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