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方伶 宋青青[1] 王野峰[1] 杨美玉[1] 黄娟[1] 

机构地区:[1]湖南省儿童医院,410000

出  处:《全科护理》2021年第32期4578-4581,共4页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摘  要:目的:探究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收治的小儿室间隔缺损患儿220例,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患儿140例设为建模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患儿80例设为验证组,统计建模组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患儿例数,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借助模型预测验证组患儿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风险,以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建模组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患儿共5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室间隔缺损直径、VSD上缘到主瓣距离、合并膜部瘤、封堵器直径、术前心律失常(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60 min、VSD直径≥5 mm、VSD上缘到主瓣距离<3 mm、合并膜部瘤、封堵器直径>6 mm、术前心律失常(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得到P=1/[1+exp(2.961-0.734×手术时间≥60 min-0.806×VSD直径≥5 mm-0.913×VSD上缘到主瓣距离<3 mm-0.846×合并膜部瘤-1.032×封堵器直径>6 mm-1.217×术前心律失常)]。结论:研究构建的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所涉变量具有代表性,且模型灵敏度、特异性均较强,预测准确率高,能实现对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风险的有效预测,为临床预防护理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小儿室间隔缺损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 早期心律失常 预测模型 

分 类 号:R473.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