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相安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0
出 处:《学理论》2021年第11期64-66,共3页Theory Research
基 金: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探析城市化进程中资本逻辑对人的主体性的渗透”(KYCX20_2695)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城市化进程以空间生产为核心,这一进程以一种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新形式在资本逻辑与城市发展之间构造了一种联姻关系。近年来,以资本批判为理论基点而展开的人类城市社会生活批判主要在于揭示这一物化逻辑,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却遮蔽了现实的人的异化遭遇与生存困境。在布洛赫的希望哲学视域中,“白日梦”表征着人类对现实生活的“改造之梦”,透过内蕴着人类主体内在超越性的“白日梦”,可以明晰资本逻辑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主体性的侵蚀。本文旨在从城市化这一客观进程出发,分析城市作为人类生成“白日梦”的场域以及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的变化,以此揭示资本逻辑对人之主体性的渗透,澄明人类主体中“尚未”这一乌托邦向度的当代在场,以期在“更美好生活的梦”中寻求一种变革世界的人的能动因素的当代出场,进而在最后提出一个理论设想,即城市哲学是否可能以“尚未”范畴为中介,与希望哲学相结合,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呈现出新的理论形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