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海成[1,2] 鄂崇毅[3,4] 段荣蕾 张晶[3,4] 孙永娟 侯光良[3,4] 高靖易 Wei H;E Chongyi;Duan R;Zhang J;Sun Y;Hou G;Gao J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2]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3]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4]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西宁810008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11期1907-1922,共16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7455);青海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编号:2020-ZJ-T06);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183123);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编号:2019QZKK0805)资助。
摘 要:畜牧活动是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3000m)终年居住的关键性因素,而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是早期人类占领高原腹地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风成沉积序列浪格日剖面开展了距今8500年以来高分辨率的真菌孢子化石记录分析,共鉴定出32种真菌孢子类型,其中包括7种粪生真菌类型.通过综合分析浪格日剖面的粪生真菌孢子、莎草科(Cyperaceae)、蒿属(Artemisia)、沙棘属(Hippophae)花粉含量以及粒径大于50μm的炭屑组分含量来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全新世中期以来畜牧活动历史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畜牧活动在浪格日地区出现的时间略早于5.5ka,并在5.5~3.5ka期间逐渐增强.区域畜牧活动在约2.2ka之后显著增强,期间出现了2.1~1.9、1.4~1.2和0.6~0ka三个阶段的繁荣期和1.1~0.6ka阶段的衰退期.基于粪生真菌孢子记录的青藏高原东北部畜牧活动变化历史得到了区域考古学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支持.相比气候变化,技术输入和政治局势的发展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晚全新世以来畜牧活动的长期演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关 键 词:粪生真菌孢子 畜牧活动 青海湖盆地 全新世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Q913.8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632[生物学—古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