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蕙阳
出 处:《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238-240,共3页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摘 要:无论从“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出发,还是从其在亲情、友情和法治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出发,都能反映出此制度具备实行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梳理我国“亲亲相隐”制度从产生到衰败的历史轨迹,与西方近现代法律体系中类似“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与更新相比,得出该制度无论是作为权利存在还是义务存在,均不能否认其人权保障性,进一步表明其隐含的法律伦理决定了该制度与刑事法的内在要求并不冲突,反而有助于刑事法体系的完善。但“亲亲相隐”制度应为加入刑事法体系重构其内在价值,主要包括严格限制容隐范围,即通过具体确认“亲亲相隐”在实体法中作为量刑规则、设定程序法中配套规则及亲属拒证权等,使“亲亲相隐”制度合理化参与刑事法体系建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