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湿陷形成机制及评价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婉 陈佳玫[2] 

机构地区:[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四川水泥》2021年第11期283-284,共2页Sichuan Cement

基  金: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2019019)。

摘  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很多地区,黄土被广泛用作道路、渠道及建筑的填筑材料,但是当黄土内部水分含量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其强度降低,从而造成一些工程事故。本文针对黄土湿陷形成机制及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一带一路 黄土 湿陷性 工程建设 

分 类 号:TU444[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