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蛤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成坚[1] 霍娟 徐永莉[1] 姜建萍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南宁530023

出  处:《中国药房》2021年第22期2798-2802,共5页China Pharmacy

基  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8GXNSFAA29400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No.桂科ZY20198010);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创新团队项目(No.桂药创2019009)。

摘  要:目的:了解蛤蚧近20年的研究进展,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查阅有关蛤蚧的研究文献,对近20年来蛤蚧的品种分类与鉴定、人工养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蛤蚧作为我国传统珍稀中药材已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品种为灰斑蛤蚧,但目前市场上的红斑蛤蚧等混伪品较多,可利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标记技术和微卫星标记技术等鉴别手段对其进行鉴定。蛤蚧的人工养殖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受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人工繁育技术未能得到有效突破,严重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蛤蚧的化学成分以氨基酸、脂类、脂肪酸类以及常量和微量元素为主,但其活性成分并未十分明确。蛤蚧具有平喘、调节免疫、抗疲劳、抗肿瘤、抗抑郁、抗衰老以及性激素样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肺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等疾病。未来应该在人工养殖、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剂型开发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让蛤蚧药材更好地服务于国民大众。

关 键 词:蛤蚧 品种鉴定 人工养殖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分 类 号:R282.74[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