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艾冲[1] Ai Chong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西夏研究》2021年第4期100-105,共6页Xixia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地理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18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开皇十九年(599),隋朝在河曲地域为突厥启民可汗部众游牧区构建南、北两道“横堑”,既作为其游牧区域的屏障(北线),也作为其游牧区与农耕区的地标设施(南线)。南线“横堑”大约自今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方家海子村向西,历经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南部,止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黄河东岸;又经巴拉素镇何家梁村向东,历经榆阳区东部、佳县北部而抵达黄河西畔。北线“横堑”自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向西,历经达拉特旗西部诸乡镇南部,以及杭锦旗独贵特拉镇南部,终止于今呼和木都镇附近的黄河东岸;再经由王爱召镇门肯梁村向东,历白泥井镇、吉格斯太镇之南部,抵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北部黄河西岸。隋朝“横堑”在特定时期发挥了保护突厥启民可汗部众的安全与游牧经济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2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