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无人生还》中的沃格雷夫  

Interpreting Vograve in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with Freud's Personality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雨 钟艳萍 Dong Yu;Zhong Yanping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  处:《艺术科技》2021年第14期53-54,共2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南林大创“《无人生还》中人性深处控制欲的探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NFUSPITP0857。

摘  要:《无人生还》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之一。法官沃格雷夫作为该书中孤岛奇案的策划者与丧生者,其人物形象复杂多端,有利于探讨人性善恶矛盾的相关问题。本文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解读沃格雷夫人物形象,发现其在人格上“本我”“自我”“超我”相互碰撞,却又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

关 键 词:“本我” “超我” “自我” 人性 沃格雷夫 

分 类 号:I561.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