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军区无锡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江苏无锡214151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心内科,江苏无锡
出 处:《人民军医》2021年第10期985-987,共3页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基 金:江苏省临床科技专项-新型临床诊疗技术攻关(BL2012042)。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易损斑块的识别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AM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PCI后及PCI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OCT检查。分析OCT对易损斑块的识别情况、冠脉血栓类型及罪犯病变的判定情况,评估PCI术后即刻效果和远期效果。结果:该组60例AMI患者,检出易损斑块52例(86.7%),其中,薄纤维帽28例(46.7%),大而软的脂质坏死核心10例(16.7%),破裂区巨噬细胞浸润6例(10.0%),病变处斑块严重钙化或钙化结节向腔内突出4例(6.7%),斑块表面发生侵蚀并出现血小板堆积2例(3.3%);红色血栓42例(70.0%),白色血栓12例(20.0%),混合血栓6例(10.0%);OCT检查发现斑块破裂48例(80.0%),斑块侵蚀8例(13.3%),斑块钙化结节4例(6.7%)。该组有6例(10.0%) PCI术后即刻支架膨胀不良,4例(6.7%)支架贴壁不良,出现组织脱垂、支架边缘夹层、支架内即刻血栓各1例(1.7%);术后随访12个月55例中,发生支架内再狭窄6例(10.9%),支架内血栓形成4例(7.3%)。结论:O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AMI患者易损斑块,判断血栓类型及罪犯病变性质,同时有助于评估PCI术后的即刻效果和远期随访。
关 键 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 易损斑块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