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考释三则  

Three Textual Interpretations of Ancient Character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山[1] XU Shan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中文系,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新乡学院学报》2021年第11期47-49,共3页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摘  要:本文分别考释了"■(hū)、粦、奄"等三个古文字。《说文》根据"■"已有形变的小篆形体,认为"■"字为"从夲,卉声"的形声字,不可信。"■"字的甲骨文形体为树木状,在卜辞里的用法为祈求义。"■"一词的产生背景为燎祭文化,而燎祭的直接目的在于求雨。"粦"字在甲骨文里已见,其字形是人的正面状的"大",且在"大"的形体上下有四小点。《说文》根据已有形变的小篆形体将"粦"字分析为"从炎舛",不可从。"粦"字的产生背景和燎祭仪式相关,其字形即焚人时的火花状。《说文》"兵死及牛马之血为粦。粦,鬼火也"的训释,仍可以看出"粦"字所表现的燎祭焚人的词义关联。"奄"的金文形体,上为"申",下为"大",该金文形体当为"奄"的初形。会意字"奄"字是以"电"的雷电义和"大"的人形义两者会意而成。"奄"一词的本义为"覆盖"义,该本义是由天上的雷电和在下的人两者呈现出覆盖和被覆盖的关系的形体来表现的。

关 键 词:古文字    考释 

分 类 号:H315[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