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52-62,共11页Studies on Party and Government
基 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测评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21ZDA11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共享经济合作规制治理研究”(19FZZ009)。
摘 要:广西A县“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的实践表明,通过科学方式将熟人信用转化为社会信用,打造了村民的信用身份证,是发挥农村信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方式。从作用路径而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了普惠金融的供给机制,丰富了乡村治理方式,促进了多元主体的协同,完善了乡村自治模式。从效应逻辑而言,农村信用体系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消解了乡村治理的风险,提升了乡村治理的能力,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推动了乡村文明进步。这是农村信用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内在机理。然而,在指标体系建立、主体作用和协同效能方面,“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十四五”时期,理论界和实践界需要完善农村信用的指标体系,以法的赋能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农村的现代信用文化;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提升协同效率,从而有效促进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
关 键 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农村信用体系 乡村治理 信用评价 乡村振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