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郑州市儿童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年第12期1491-1494,共4页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2018020690)。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rebs yon denlungen-6,KL-6)表达与病毒性肺炎患儿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19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病毒组,同时选取同期6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SPD、KL-6水平,分析不同病情及预后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SPD、KL-6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SPD、KL-6对病毒性肺炎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病毒组血清SPD、KL-6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病毒性肺炎重症患儿血清SPD、KL-6水平显著高于轻症患儿(P<0.05),血清SPD、KL-6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治疗无效患儿血清SPD及KL-6水平高于有效患儿,治疗有效患儿血清SPD及KL-6水平又高于痊愈患儿(P<0.05)。SPD+KL-6联合预测治疗无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1,联合检测敏感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与单独检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SPD、KL-6水平与病毒性肺炎患儿病情和治疗效果有关,联合检测SPD、KL-6水平对评估病毒性肺炎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关 键 词:病毒性肺炎 表面活性蛋白D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 病情 预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