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办公室,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社会科学动态》2021年第12期82-92,共11页
摘 要:农民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产生金融需求,但政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与分散的农民之间的错位带来高成本低效益的问题,所以农民金融需求的满足有赖于农村合作金融。构建体系化的合作金融,有助于增强农民的生产生活能力,赋予农民自我造血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与乡村振兴的接轨。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国外已建立起体系化的农村合作金融,对我国当前阶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依托生产形成的农民合作社这一农民自发形成的互助性组织,在我国农村比较普遍,农民能够在合作社内部满足其小额临时的金融需求,但随着经营主体的增加,多样化的需求与单一的金融互助形式不适配使得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需要依靠外部力量探索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模式。当前在研究上已总结出一些模式,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仍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所以,应发挥我国农村的基础优势,利用村庄熟人社会,发掘内生资源,引导农民自下而上产生组织性,而政府应扮演好合作金融平台的搭建者和资源的有效供给者的角色,与农民的自治行为建立连接,打通农村合作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