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齐明[1] 包小梅 华朝晖 叶金俊 孙洪刚[1] QI Ming;BAO Xiaomei;HUA Zhaohui
机构地区:[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311400 [2]浙江省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浙江遂昌323300
出 处:《林业科技通讯》2021年第11期3-7,共5页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600302-2);中国林科院所基金(195005)。
摘 要:为了缩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改良的育种周期,确定杉木家系生长选择的适宜年龄,为杉木早期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产生100套生长数据(40个半同胞家系,10区组,4株小区的子代试验林生长数据),随机抽取一片试验数据作为种子矩阵,衍生出杉木1~12年生的树高和25年生的材积试验数据,采用Matlab语言编写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遗传分析的程序,获得了杉木生长性状的各种遗传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选择方案的选择效率。方差分析揭示:1)杉木树高和材积性状在不同的年龄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杉木生长选择潜力巨大;2)同时发现杉木树高不同年龄的株间变异、区组重复因子的方差分量,随试验年限的增加而渐渐稍有增大,家系方差则随试验年龄的增加而稍有减少;3)各研究性状在不同的试验年龄上,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性,家系遗传力在0.73以上,单株遗传力在0.23以上,杉木树高有较高的表型变异性,但其遗传变异性有随试验年限增加而缩小的趋势,杉木生长选择年龄越早,对生长改良越有利;4)相关分析则揭示出:不同年龄的树高间及其树高与轮伐期时的村积间,存在极显著的产量遗传相关和秩相关;不同年龄的树高的秩与25年生的材积的秩的差异性指数指数表明在4~5年时,存在一个拐点,表明杉木生长改良,4~5年时的树高是杉木速生家系的适宜选择的年限,这一结果比陈岳武等人的研究结果提早了1~2年;5)杉木半同胞家系试验林选择效益评估分析,则揭示出:当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生长改良时,根据4年或5年生的树高进行早期选择时,不论是改良树高,还是改良材积,都会有好的效果。计算机模拟技术是杉木生长遗传改良中确定最优家系适宜选择年龄的好办法。
关 键 词: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计算机模拟技术 秩的差异性指数 生长选择最适年龄
分 类 号:S791.27[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46[农业科学—林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8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