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涛[1,2] Liu Tao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出 处:《教育传媒研究》2021年第6期15-17,共3页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视觉修辞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7ZDA29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任何与故事、情节、关系、结构有关的叙事问题都可以借助"戏剧"这一诠释模型加以认识,即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发生过程及其"剧本"系统,这使得戏剧具有了隐喻意义上的认识论功能。新修辞学者肯尼斯·伯克提出了著名的戏剧五要素,即行动、行动者、手段、场景和目的,由此拓展了修辞批评的戏剧主义模式。戏剧五要素理论建立在戏剧模型之上。由于戏剧的本质是事件,因此戏剧五要素理论可以被应用于修辞叙事或者图像故事之中,即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中要素的配对情况,揭示图像的修辞动机,进而洞察视觉修辞得以发挥作用的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7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