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炼忠[1] 张瑞臣[1] Liao Lianzhong;Zhang Ruichen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5期74-81,共8页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基 金: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创新行动计划”(2021YNUGSP044)资助。
摘 要:在查尔斯·泰勒看来,迷魅与祛魅并非是一种反思性的理论,而是意味着前反思的活生生的经验。在迷魅时期,神灵、鬼魅与魔力都可以渗透进人的心灵之中,心灵与世界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而到了祛魅时期,神灵、鬼魅与魔力都已经退场,心灵与世界之间出现了缓冲区域,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区分日益明显。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从迷魅到祛魅的转型,包括意义的内在化、影响力的消退。从迷魅到祛魅的转型引发了诸多的现代性效应,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不信的兴起与意义的缺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