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凯[1] 斯林林 徐静[1] 张贤[1] 王建红[1] CAO Kai
机构地区:[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出 处:《浙江农业科学》2021年第12期2383-2387,共5页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C02008);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绿肥,CARS-22)。
摘 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紫云英-水稻轮作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生土碳氮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置2水平腐植酸用量(H1:0 g·kg^(-1)和H2:20 g·kg^(-1))、2水平氮肥用量(N1:0 g·kg^(-1)和N2:0.5 g·kg^(-1))、4水平磷肥用量(P1:0 g·kg^(-1),P2:0.30 g·kg^(-1),P3:0.55 g·kg^(-1)和P4:0.80 g·kg^(-1)),共16个处理,分析不同腐植酸、氮肥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铵态氮、硝态氮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单施氮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下降64%。施用腐植酸、氮肥和磷肥均可显著促进水稻增产,但显著降低了微生物量氮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仅受氮肥影响,且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施用氮肥和磷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铵态氮含量,但施用腐植酸有相反的效果。施用腐植酸显著降低了磷肥的农学利用率,H1N2P3处理磷肥的农学利用率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72%~1700%。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可作为生土微生物量氮和硝态氮变化的指示指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