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雷雯[1] 张洪铭 Lei Wen;Zhang Hongming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出 处:《艺术评论》2021年第11期113-127,共15页Arts Criticism
摘 要:网络文学批评中新生代读者习惯使用"人设"一词指称书中人物的角色特征。笔者考察"人设"的来源和语义变迁过程发现,其所涵纳的"可能性""想象性"的语义较传统的"人物形象"一词更切合网络文学强调读者参与的生产机制。"人设"因为承担着读者的"想象性"诉求,在网络文学平台遴选机制的推波助澜中,超越情节与环境上升为最重要的小说元素。为吸引读者,网络平台进一步"标签化""人设",使其进入大众视野,流行于日常生活。被"标签化"的"人设"在依照规定行为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时,也使网络文学人物的构建陷入类型化的困境。通过追溯网络文学中口碑"人设"的构建过程,或可汲取一些经验跨越困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